《太魯閣晶英酒店回顧:經典老建築與大自然景色的完美融合》

太魯閣晶英酒店位於中橫公路的天祥遊憩區,周邊原始高山環繞,酒店建築臨立霧溪而建,背後有祥德寺及天峰塔。
太魯閣 ,一個熟悉的地名,卻也很多朋友不曾到訪。
四十多年前的孩提時代去過,如今也算舊地重遊。
蘇花改完成後,終於讓我得以第一次開車到花蓮。
這趟太魯閣之行才發現,花蓮台北的距離,並非那麼遙遠。
「太魯閣晶英酒店」位於中橫的天祥遊憩區,前身為天祥招待所,於1961年落成營運。1991年改為天祥晶華度假酒店,2009年又更名為太魯閣晶英酒店。
太魯閣晶英共規劃有160個房間,酒店建築僅3層樓高。
B1為休閒公設,酒店大堂位於2樓,而客房則分布於1-3樓。
R樓則規劃有網球場/峽谷泳池/瑜珈室/健身房/池畔水吧及火盆區。
雖然建築物及裝修稍嫌老舊,但豐富的休閒設施配套,仍能維持度假酒店的主題定位。
太魯閣晶英的特色並非僅有自身的酒店規劃,更難得的是太魯閣國家公園周邊地區的自然環境,除了有數條登山步道之外,聞名中外的九曲洞/燕子口等景點,更是能夠欣賞大自然鬼斧神工之妙。酒店也安排有兩個半日遊行程可供選擇,在導遊的解說之下,更能了解從日據時代到國民政府來台先後開發中橫公路的血淚史,來一趟太魯閣晶英酒店可說是度假沉澱/自然踏青/人文歷史三效之旅。
如果將谷關虹夕諾雅與太魯閣晶英做比較,
前者當然擁有新的建築設計與泡湯優勢,唯獨周邊景點太少。
後者雖然老舊一些,但附近可供旅遊景點及登山步道眾多。
兩者各有特色,都是適合三天兩夜度假的不錯選擇。
趕緊收拾行李,出發吧!
欲了解更多跟著執行長逛飯店 https://ceojerryfan.com/
熱情的「按讚 」,大方的「分享」
圖&文:執行長 范秉豐

酒店1-3層為客房,有面山(峽谷)及面中庭兩種景觀,建議訂面峽谷的房間。

位於頂樓的峽谷無邊際泳池,在綠樹環繞下盡情暢泳。

火盆休憩區在晚上會將瓦斯火爐點燃,夏天也許沒太大感覺,如果是冬天的夜晚,圍在火爐邊取暖,別有一番風情。

面向高山的健身房,採用Cybex 美國專業重訓器材,內部空間寬敞,邊運動邊欣賞窗外綠景。

面向峽谷的夜泳,特別有意思。

天祥套房有21坪的面積,面向峽谷的景觀,24小時都有潺潺流水聲做伴。

浴室空間寬敞舒適,雖沒有大量使用石材的奢華,但來這裡本來就不是追求Luxury 。
相關文章
《太魯閣晶英酒店回顧:經典老建築與大自然景色的完美融合》

太魯閣 ,一個熟悉的地名,卻也很多朋友不曾到訪。
四十多年前的孩提時代去過,如今也算舊地重遊。
蘇花改完成後,終於讓我得以第一次開車到花蓮。
這趟太魯閣之行才發現,花蓮台北的距離,並非那麼遙遠。